神經性皮炎(慢性單純苔蘚)
- 掛號科室:
- 發(fā)病部位:皮膚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多發(fā)人群:所有人群,老人、兒童少見。
- 典型癥狀:鱗屑 四肢苔蘚樣變 肛周皮膚有濕疹 瘙癢 丘疹
神經性皮炎癥狀診斷
發(fā)病初期,僅有患部間歇性瘙癢,夜間尤甚,常致失眠,經搔抓皮膚出現(xiàn)淡褐色圓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樣鱗屑,密集成群,隨病情發(fā)展,丘疹漸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蘚樣變。此時病變皮膚干燥、增厚、皮紋加深,互相交錯,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青壯年多見
老人、兒童少見。
2.慢性經過,
時輕時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緩解。全部病程可分為3期:
(1)靜止期,
表面炎癥輕微或缺如,病變局限,境界清楚。
(2)進行期,
炎癥著明,浸潤明顯,皮損擴大,邊緣模糊不清。
(3)退行期,
浸潤輕微,皮損變薄,傾向愈合。
3.從分布的角度,
可將該病分為兩類,限局性和泛發(fā)性。好發(fā)部位主要為頸側(圖1)、項部、額部、其次為骶尾、肘窩、胭窩,有可見腰背、兩髖、外陰、肛門、腹股溝、眼瞼、頭皮、四肢等處。常呈對稱分布,有可沿皮膚皺褶或皮神經分布呈線狀排列。
4.初時先感覺局部瘙癢,
由于搔抓皮膚迅速呈苔蘚化,典型損害為多數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紅色至黃褐色或與皮色一致的圓形或多角形堅硬有光澤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鱗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損以中央最為顯著,愈近邊緣愈輕微,境界不清,時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膚浸潤肥厚,嵴溝明顯。發(fā)生于小腿者,時久,表面可呈疣瘤狀。持久性搔抓摩擦脛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質沉積于真皮,進而分別發(fā)展為斑狀和苔蘚性淀粉樣病。長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癤腫等。
5.患者自覺陣發(fā)性瘙癢,
夜間尤甚,可影響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據陣發(fā)性瘙癢,皮膚苔蘚化及本病的好發(fā)部位,可以診斷。
中醫(yī)病機和辨證: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悶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氣血運行失調,凝滯于皮膚,日久耗血傷陰,血虛化燥生風,或因脾蘊濕熱,復感風邪,蘊阻于肌膚而發(fā)病。
中醫(yī)辨證分型:
1.風濕蘊阻型
主證:多見于限局性患者。皮損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陣發(fā)性劇癢,夜間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辨證:風濕蘊阻,肌膚失養(yǎng)。
2.肝郁化火型
主證:多見于泛發(fā)性患者。皮疹色紅,癥見心煩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干。舌邊尖紅,舌苔薄白,脈弦滑。
辨證:屬于肝郁不舒,郁久化火。
3.血虛風燥型
主證:多見于老年人及體質虛弱患者,皮膚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氣短乏力,婦女月經量過多等。舌質淡,脈沉細。
辨證:血虛風燥,肌膚失養(yǎng)。
一、神經性皮炎發(fā)病原因
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有關,因患者常伴有神經衰弱、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每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而病情加重或復發(fā)。本病與祖國醫(yī)學文獻中記載的“牛皮癬”, “攝領瘡”相類似,如《外科正宗》頑癬中記述的:“牛皮癬如牛項之皮,頑固且堅,抓之如朽木”。《諸病源候論》攝領瘡候記之:“攝領瘡……生于頸上癢痛,衣領拂著即劇云,是衣領揩所作,故名攝領瘡也。”
本病為七情所傷,多因心火內生,脾經濕熱,肺經風毒客于肌膚腠理之間,外感風濕熱邪,以致阻滯肌膚,血虛生燥,肌膚失榮所致。綜合其病因,大致可分為如下三種。
㈠神經精神因素:
因情志波動,精神過度興奮、憂郁、緊張、焦慮、恐怖或神經衰弱,造成大腦皮層的調節(jié)功能紊亂,引起肛門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當受到刺激時,皮膚易出現(xiàn)反應,呈苔蘚樣變化。
㈡刺激因素:
如過飲醇酒、咖啡等辛熱興奮劑,或服用某些作用于神經系統(tǒng)的藥物及內褲磨擦、搔抓等局部刺激,均為誘因。
㈢疾病因素:
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內分泌障礙等,亦為重要誘因。
二、發(fā)病機制
發(fā)病機制尚不很明確,但長期搔抓、摩擦為本病發(fā)病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如日光照射、多汗及其他機械性、物理性刺激因素常促使本病發(fā)生。此外,可能與胃腸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或體內感染病灶有關。
神經性皮炎預防
1.避免感情沖動。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
2.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3.不抽煙,忌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
神經性皮炎檢查
組織病理:致密的正型角化過度,偶見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表皮突均勻延長,棘層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基底層色素顆粒增多,真皮乳頭內膠原纖維增粗,垂直排列,淺層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散在浸潤。表皮角化過度,棘層肥厚,表皮突延長,可伴有輕度海綿形成。真皮部毛細血管增生,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蚩梢娬嫫だw維母細胞增生,呈纖維化。
神經性皮炎鑒別
根據臨床好部位和典型苔蘚樣變損害,無水皰,陣發(fā)發(fā)劇癢,慢性經過等特點,一般可作出診斷。但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慢性濕疹
因可出現(xiàn)苔蘚化,皮膚浸潤肥厚及劇癢需和神經性皮炎相區(qū)別。區(qū)別為慢性濕疹多由急性濕疹轉化而來,在經過中有滲出傾向。
2.扁平苔蘚
3.皮膚淀粉樣變
發(fā)生于小腿的神經性皮炎時可呈疣瘤狀,故需二者相別。皮膚淀粉樣變的皮損呈高粱至綠豆大棕褐色堅硬丘疹,有時皮疹沿皮紋呈念珠狀排列,組織病理上淀粉樣蛋白沉積具有特征性改變。
4.銀屑病
發(fā)生于小腿伸側及頭皮的慢性限局性肥厚性銀屑病,類似神經性皮炎,但銀屑病皮損基底呈淡紅色或暗紅色浸潤,上被銀白色鱗層,剝離后可見薄膜現(xiàn)象及點狀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見有銀屑病損害,患者自覺不癢或輕微瘙癢,組織病理有診斷價值。
5瘙癢?。?/p>
多見于老年人,常與季節(jié)有關,皮損為繼發(fā)性。
6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
好發(fā)于小腿伸側面,皮損為高粱料至綠豆大之圓形或半圓形棕色丘疹,密集成斑塊而不融合,有蠟樣光澤,表面粗糙,觸之不平,剛果紅皮內試驗為陽性。
神經性皮炎飲食
一、神經性皮炎食療方
(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yī)生)
【花生赤豆棗蒜湯】
配方: 帶衣花生米90克,赤小豆、紅棗各60克;大蒜30克。
制法: 以上諸物加水共煮湯。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除濕解毒。
用法: 早晚分服。
【金針瓜絡蚌肉湯】
配方: 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絲瓜絡10克。
制法: 以上三物,加水適量煎湯,加鹽調味。
功效: 益氣養(yǎng)陰,清熱通絡。
用法: 飲湯吃肉,每日1次,連用10日。
【魚腥豆帶湯】
配方: 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
制法: 以上三味加水煎湯,去魚腥草,加白糖適量調味。
功效: 清熱解毒。
用法: 飲湯食豆和海帶。每日1次,連服7日。
【綠豆百合薏米粥】
配方: 薏米50克,綠豆25克,鮮百合100克。
制法: 將百合掰成瓣,去內膜,綠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粥,加白糖調味。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除濕解毒。
用法: 每日1~2次。
【莧菜蕹菜湯】
配方: 馬齒莧、生蕹菜各30克。
制法: 上二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 清熱除濕,涼血解毒。
用法: 飲服,每日1次。
【土茯苓大棗煎】
配方: 大棗、土茯苓各30克。
制法: 以上二味加水煎湯。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
用法: 飲湯,每日2次。
1、神經性皮炎_肺胃蘊熱
臨床表現(xiàn)病變初起,皮損以丘疹或紅斑為主,局部瘙癢陣發(fā),舌紅,苔薄黃,脈數.
【荷葉粥】
配方:鮮荷葉20克,粳米200克.
制法:將荷葉先煮20分鐘,去渣后放入粳米煮粥.
功效:清熱泄?jié)?
用法:早晚隨量服食.
【藕節(jié)湯】
配方:藕節(jié)30克.
制法:藕節(jié)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清瀉肺熱,涼血化瘀.
用法:飲湯,每日2次,可連用7~10日.
【芹菜豆腐】
配方:芹菜20克,豆腐30克.
制法:把芹菜洗凈切碎,與豆腐共同煮熟,加食鹽調味服食.
功效:清熱解毒.
用法:每日1劑,服食次數視病情而定.
2、神經性皮炎_熱毒熾盛
臨床表現(xiàn)皮損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潤潮紅斑塊,間有抓痕、血痂及苔蘚樣變,自覺奇癢不止,心煩內熱,口渴喜冷飲,尿黃便干,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
二、神經性皮炎吃哪些對身體好?
1、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2、宜涼血解毒食物。綠豆、粳米、黃瓜、苦瓜、馬齒莧、綠茶等。
三、神經性皮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飲刺激性飲料:
如煙酒、濃茶、咖啡、可可等。因煙酒辛熱,善于走竄肌膚,生熱耗血,使血熱更甚;同時可刺激大腦皮層,產生高度興奮,從而使病情加重。
(2)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如蔥、蒜、韭菜、生姜、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咖喱等。因為這些食品,辛燥溫熱,動風耗血,能使血熱加重,癥狀加重;同時這些食品也有溫陽興奮作用,能使大腦皮層興奮,精神激動,從而加重病情。
(3)忌食魚腥發(fā)物:
如蝦蟹、公雞、豬頭肉、黃鱔、燒雞和各種烤炸煙薰食品。因為這些食物易聚濕生氮,助熱動風,能使風濕熱邪加重,從而使皮損癥狀加重。
(4)忌食各種補氣補血之品:
如人參、鹿茸、當歸、肉蓯蓉等。因這些食物溫熱補陽能助熱生風,使血燥更甚,使本病遷延難愈。